【摘要】凉露,全球首款吃辣喝的酒,专为爱辣一族创新研发。现代科学已证明,辣是成瘾性口味。辣椒是全球最大的调味料作物。全球的食辣人群呈显著增长趋势。凉露运用精准酵馏的特有技术,搭配辣味美食时,酒中的凉润物质,能缓解吃辣导致的口舌麻木迟钝,让吃辣更香;同时舒缓辣椒素对肠胃的刺激感,减轻肠胃的烧灼感,让吃辣更爽。带给消费者美食美酒相得益彰的愉悦体验。凉露辣百科,搜罗全球与辣相关的知识点,让爱吃辣的你,也懂辣。
辣椒传入中国的年代未见具体的记载,明高濂著的《遵生八笺》(1591年)中有“番椒丛生,白花,果俨似秃笔头,味辣色红,甚可观”的描述,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。据此通常认为辣椒是在明朝末年传入中国。
明《草花谱》记载了“番椒”,最初吃辣椒的中国人都在长江下游,即所谓“下江人”。下江人尝试辣椒之时,四川人尚不知辣椒为何物。有趣的是,辣椒最先从江浙、两广传进来,但是没有在那些地方被充分利用,却在长江上游、西南地区泛滥起来。
文献记载表明,辣椒传入中国的路径可能有三条。
第一条, 最先从海路传入浙江;
第二条, 由朝鲜从海路传入辽宁;
第三条, 从荷兰传入台湾。
在内地的传播路线,最早由浙江传入湖南、贵州、河北;康熙雍正年间传至陕西、山东;乾隆年间传至安徽、福建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江西、湖北、甘肃诸省(其间由荷兰传至台湾);嘉庆年间扩大到江苏;道光年间扩大到山西、河南和内蒙古南部。
清初,最先开始使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。在盐缺乏的贵州,康熙年间(1662-1722年)“土苗用以代盐”,辣椒起了代盐的作用,可见与生活之密切。接着云南镇雄和湖南辰州府也开始食用辣椒。在乾隆十二年(1747年)的《台湾府志》中,有了台湾岛食用辣椒的记载。
嘉庆(1796年~1820年)以后,有记载说黔、湘、川、赣四省已开始“种(辣椒)以为蔬”。 道光年间(1821年~1850年),贵州北部已 “顿顿之食每物必蕃椒”。
同治时(1862年~1874年)贵州人则“四时以食”海椒。
清末贵州地区盛行的苞谷饭,其菜多用豆花,便是用水泡盐块加海椒,用作蘸水,有点像今天四川富顺豆花的海椒蘸水。
湖南一些地区在嘉庆年间食辣还不多,但道光以后食用辣椒已较普遍。
据清末《清稗类钞》记载:“滇、黔、湘、蜀人嗜辛辣品”、“(湘鄂人)喜辛辣品”,“无椒芥不下箸也,汤则多有之”,说明清末湖南、湖北人食辣已经成性,连汤里都要放辣椒了。
参考资料:百度文库
1. 辣椒的历史 https://wenku.baidu.com/view/a59dc385f705cc17552709c3.html
2. 辣椒的环球之旅 https://wenku.baidu.com/view/5a470ab8f121dd36a32d826e.html
凉露 © 2010-2017 版权所有 宜宾听花酒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:蜀ICP备17033413号-1 川公网安备 51152902000016号